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
最近,法国学者通过对一个包括1003名老年人的样本的调查总结研究发现,持续的较高水平的抑郁症状与认知能力的下降有关。对此法国学者报道,持续的抑郁症状,而不是抑郁发作,与老年人的认知下降有关。
来自法国国立健康和医疗研究组织的学者们检验了在具有正常认知的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是否预示认知的下降,并且在这些年龄在59-71的老年人中进行了随访,随访持续了4年。参与者们的《迷你精神状态检验》(MMSE)积分都在26分或以上。他们同时用流行病学研究抑郁尺度进行了检验。
学者们将认知下降定义为在随访中MMSE至少下降3点。结果显示基线时较高的抑郁症状水平预示了这些参与者在随访中较高的发生认知下降的风险。在压抑的研究对象中,MMSE积分比没有抑郁症状的研究对象更有可能在两年的随访中降低到26分以下。压抑的患者的积分在4年的随访中保持了较低的水平。
据此,学者们总结出:“ 较高水平的抑郁症状如果持续时,就与老年患者的认知下降有关。” 生活中,影响老人认知功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龄、性别、教育文化背景等,其中有些因素是已较肯定的,如年龄、教育;有些仍持有争议,如烟酒习惯、某些疾病等。对于抑郁症是否真的会影响到老人的认知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